说在前面
素数判断是经典数论问题,也是算法教学中的经典案例,利用素数定义判断正整数n是否为素数,是解决复杂素数问题的基础,该问题涉及循环结构和枚举算法,其代码实现形式多样,可作为入门级算法学习的经典例题,值得深入研究。
原型展示:
(资料图片)
自定义函数is_prime(n)的功能是判断正整数n是否为素数,若为素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请将缺失的代码补充完整。
def is_prime(n):
flag = True
for i in range(2, n):
if 填空1:
flag = False
填空2
题目解析:
根据素数的定义可知,素数不能被1和它本身外的自然数整除,若n能被i整除,说明n不是素数。故第1空答案为n % i == 0。
变量flag用来标记n是否为素数,先假设n为素数,为flag取初值True。若n不是素数,则设置flag=False。函数返回flag的值表示判断结果,故第2空答案为return flag。
拓展思考1:
教师:函数is_prime()使用for循环来遍历n所有可能的因数,以判断其是否为素数。我们知道for语句和while语句都可以实现循环结构功能,那么在本例中又该怎么做呢?
请同学们在函数is_prime()的基础上,用while循环语句代替for循环语句,编写代码实现相同功能。
学生甲:循环结构必须包含3个环节:为循环变量i设置初值、判断循环结束条件和更新循环变量的值。for循环语句比较简明,它把这3个环节都浓缩在一条语句中了,而while循环需要使用3条语句才能实现这3个功能。参考代码如下:
def is_prime2(n):
flag = True
i = 2
while i < n:
if n % i == 0:
flag = False
i += 1
return flag
拓展思考2:
教师:函数is_prime()和is_prime2()都能够实现程序功能,但是效率太低,请同学们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改进算法,提高程序效率?
改进方案一:
学生甲:当找到n的第一个因数以后,就可以确定n为合数,没必要再枚举其他因数了。所以应该在语句flag=False后面添加语句break,直接跳出循环,可以提高程序效率。参考代码如下:
def is_prime3(n):
flag = True
for i in range(2, n):
if n % i == 0:
flag = False
break
return flag
def is_prime4(n):
flag = True
i = 2
while i < n:
if n % i == 0:
flag = False
break
i += 1
return flag
教师:非常好!充分利用了break语句的特性,直接跳出循环,减少循环次数。还有别的方法吗?
改进方案二:
学生乙:因为n不存在大于n//2的因数,故可以把i的最大值从n-1缩小到n//2,这样就缩小了枚举范围。参考代码如下:
def is_prime5(n): #同理可以对is_prime4()进行改进
flag = True
for i in range(2, n//2+1):
if n % i == 0:
flag = False
break
return flag
学生丙:根据因数成对出现的特性,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缩小枚举范围,把i的上限设置为n的平方根。参考代码如下:
def is_prime6(n): #同理可以对is_prime4()进行改进
flag = True
for i in range(2, int(n**0.5)+1):
if n % i == 0:
flag = False
break
return flag
拓展思考3:
教师:设置标记变量flag来表示某种状态是常用的编程技巧,在上述程序中变量flag用来标记n是否为素数,最后返回flag的值。那么,变量flag是否是必需的呢?如果不定义flag,能否实现函数功能呢?
自定义函数is_prime7(n)的功能是判断正整数n是否为素数,若为素数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请将缺失的代码补充完整。
def is_prime7(n):
i = 2
while i < n:
if n % i == 0:
break
i += 1
填空1
学生丁:根据代码可知,若n为素数,则程序没有机会执行break语句,while循环结束后,有i==n;否则执行break语句,中途跳出while循环,循环结束后仍然满足i 教师:非常棒!此处虽然没有设置标记变量,但是利用了while循环的特性,根据循环结束后循环条件是否依然成立来判断程序是否执行了break语句,构思非常巧妙。 改进方案三: 学生甲:老师,我还有更好的方法! 教师:是吗?说来听听。 学生甲:函数is_prime7()虽然构思巧妙,但是不过直白,需要转一道弯才能理解。考虑到这是一个自定义函数,我们可以在找到n的第一个因数后直接返回False;只有当n不存在因数时,才返回True。这样代码更简明,参考代码如下: def is_prime8(n): for i in range(2, int(n**0.5)+1):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教师:太棒了!既简单明了,又清晰易懂!简直是返璞归真啊! 最后送给大家一道课后思考题:如何使用while循环语句来代替函数is_prime8()中的for循环语句呢? 需要本文word文档、源代码和课后练习答案的,可以加入“Python算法之旅”知识星球参与讨论和下载文件,“Python算法之旅”知识星球汇集了数量众多的同好,更多有趣的话题在这里讨论,更多有用的资料在这里分享。 我们专注Python算法,感兴趣就一起来! 相关优秀文章: 阅读代码和写更好的代码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Python算法之旅文章分类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