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央视网消息:眼下,在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旱碱麦迎来了收获期。当地通过发展旱碱麦产业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盐碱地特色农业,也擦亮了旱碱麦“名片”。具体情况来看总台记者发自收获现场的报道。
总台记者 张婉莹:我现在来到了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南大港的一处麦田。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种的小麦并不是普通的小麦,而是旱碱麦。这个小麦特殊在哪里呢?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的土壤。这种土属于中度盐碱化的土壤,含盐量比较高,这样的特点其实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所以最初这里种出来的小麦产量也比较低,(每亩)只有100多斤。虽然土壤环境特殊,但其实这样的盐碱地并不是完全不能种植农作物,还是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的。所以,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当地也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就是小麦的选种。现在我手里拿的这个就是“捷麦19”,是农技人员针对旱碱地的特点专门研发的一个小麦品种,也是目前黄骅市主要种植的一种旱碱麦。这个品种的特点就是抗盐碱,同时还抗寒、抗旱、节水,能够适应当地冬春两季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
除了选种,当地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盐碱地综合治理。走进旱碱麦的麦地里,我发现这里大约每30米—40米就有一道沟渠,这些沟渠叫作排盐沟,开挖排盐沟是盐碱地综合治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对盐碱地来说,排盐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排盐。下雨的时候,雨水经过渗透排到这些沟渠里,这样就带走了土壤中的盐碱。此外,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等一系列措施,旱碱麦的产量在不断提高。去年,黄骅市旱碱麦的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223公斤。我现在所在的南大港种植的近5万亩旱碱麦,预计今年的平均亩产在25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加了约20公斤,可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现在,旱碱麦已经进入蜡熟末期到完熟期,需要抢抓农时进行收获。我们可以看到,旱碱麦成熟的时候是非常漂亮的,麦穗黄中发红,麦粒饱满均匀、色泽锃亮。
旱碱麦的生长条件很特殊,但是这种特殊的条件也造就了旱碱麦特别的品质和口感。我面前的这些就是用旱碱麦做成的面食,我们看到这边这个就是面花,这个面花的制作技艺也是河北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原材料就是“黄骅旱碱麦”,用旱碱麦制成的面粉韧性很强,这就为面花的制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我们看到还有用旱碱麦做成的面条,这个面条不仅耐煮,吃起来口感也非常筋道。
现在,旱碱麦的种植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也让农户们的钱包越来越鼓,以南大港的这片麦田为例,每亩地就能为种植户带来600元—700元的收入。除此之外,黄骅当地还形成了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旱碱麦产业链,用旱碱麦加工出来的产品除了满足当地需求以外,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也增加了就业岗位。可以说,旱碱麦种出了一片好“丰”景,也种出了老百姓的好日子。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