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5月27日电题:“守望太阳的民族”唱响新船歌
(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戴锦镕、侯鸣
“乌苏里芒目赫尼那,萨哈林芒目赫尼那……”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伊玛堪传习所,传承人吴桂凤身着红色的传统服饰,高唱起赫哲民歌。“现在好多年轻人都来学习我们赫哲族的传统文化,我也经常在网络平台直播,让更多人了解赫哲族。”吴桂凤说。
在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内,整齐的街道,花园式二层小楼,墙壁画介绍着赫哲人的传统习俗,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一幢漂亮的白色房子内,52岁的张建菊正在准备午饭,院子里的渔网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渔家独有的气息。“以前我们都住在砖房里,冬天还要自己烧炉子,现在有暖气,两室一厅的屋子里还有卫生间,生活不比在城市差!”当下正值打鱼季,张建菊的丈夫董建勋每天早出晚归,保持着祖祖辈辈传统的生产方式。“党的政策好,只要肯干,赫哲族百姓的日子过得比歌中唱的还要甜。”张建菊说。
20世纪80年代,国家向赫哲人发放了新型柴油机,安装在村民们的渔船上。生产工具的改善,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也让赫哲人告别了人力划桨时代。
除了捕鱼,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赫哲族不断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了从单一捕捞到渔农并重、再到多业并举的跨越式变迁。
在八岔赫哲族乡海珠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里,非遗传承人王海珠正在向游客展示鱼皮制品的做法。“我们乡里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对鱼皮手工纪念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大。在乡里的扶持下,我创办了合作社,制作鱼皮画、鱼骨画、鱼皮挂件等手工艺品。”王海珠说,近年来,学习鱼皮画制作的村民越来越多,自己带过的学徒就有七八十人,还有很多脱贫户通过学习制作鱼皮画增收,合作社的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
八岔赫哲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孙中馗介绍,现在乡里打造了产业园区,主打生态优势牌,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园区初步实现了传统渔业对接鱼罐头加工、园区示范带动绿色种植、绿色品牌驱动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传统捕鱼业焕发新生机。“八岔村的鲜食玉米加工厂带动了八岔村及周边村屯20多人就业,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孙中馗说。
据了解,八岔村经济已从单一的捕鱼产业转变为今天的种植业、水产品特色养殖业、民族旅游业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2016年至2022年,八岔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068元提高到25579元。
从70多年前仅存300余人到如今有5000多人,从渔猎到发展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赫哲族这个“守望太阳的民族”在祖国的东北角,迎接着清晨的日出,唱响了新时代的新船歌。(完)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