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永乐大典》“湖”字册、元刻本《西夏文大藏经扉画》、元至顺二年(1331)刻本《永类钤方》及样式雷图档、黄河舆图和金石拓本……在国家图书馆,多种珍贵古籍在修复后与公众见面。5月16日,“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精选35种39件已经修复完善的珍贵古籍予以展出。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湖”字册是这次修复的国宝级藏品,它的发现、回归与保护,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
除了以实物展出古籍修复成果外,展览还展示了项目支持下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成果与古籍活化利用成果;以“活化展示”为特色,在展厅设置样式雷“祈年殿”全息修复成果的电子翻书装置,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影像、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大众推广、普及古籍修复知识;推出“故纸修复师之碎丹青”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让观众在故事中、游戏中了解古籍修复技艺,增加展览的趣味性。
2021年6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签署《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合作备忘录》,首批资金1000万元定向用于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公益项目。
项目实施至今,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果。在古籍修复方面,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等10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修复完成104册(件)珍贵古籍;在人才培养方面,先后依托云南省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培养107位古籍修复师;在古籍活化方面,推出“全民晒书”“寻找古籍守护人”等互联网话题,拍摄《穿越时空的古籍》纪录片。《古籍守护公益项目》系列传播活动在业界和社会公众中引起广泛共鸣。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