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东海大桥上,处于无人驾驶状态的智能重卡在高速行驶。
上汽集团供图
自动驾驶状态下的智能重卡。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沈文敏摄
在通往我国最大集装箱港口的上海浦东新区东海大桥上,最右侧车道路面被黄色油漆醒目地喷涂为“10—13(时)自动驾驶专用”。数辆与众不同的重卡在依次有序行驶,车辆之间保持着相同车距。超车经过这些重卡时,会发现主驾驶座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长L4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智能重卡。
作为智能重卡的一名安全员,龙在勇在这条线路上往返了近3年。每天上午10时,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东海大桥靠临港的桥头,登上一辆智能重卡的主驾座,开始对重卡的智能驾驶过程进行“监督”。
“开始测试!”龙师傅接到手持电台指令后,将方向盘旁边的一个按键切换为自动驾驶,他便起身离开主驾座位,倚靠到了驾驶室第二排,副驾座的测试员胡广权则注视着前方的屏幕。原来,这是智能重卡进行的“减员化”运营测试。
“开这个大家伙最大的感受是安全省力。”龙在勇有着20多年的驾龄,开重卡也有10年以上,但一开始他还是蛮紧张的,不相信这么大的车能自己开。
曾经有几次相邻车道的社会车辆经过,司机故意向右偏移方向别车试探一下,结果智能重卡均能及时主动刹车,化险为夷。“隔一段时间车辆自动驾驶系统还会升级,车越来越‘聪明’了。”他笑着说。
说起省力,龙师傅更是感触很深。“以前人工开重卡到港口取箱,还要排队办票,遇上天气不好或夜晚运输,一天得工作十七八个小时,非常考验体力,容易疲劳驾驶。现在只要在平板电脑上一点,箱子自动派单,重卡到达就能提,而且可以全天候运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东海大桥桥头到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这段往返72公里的物流环线,涵盖了高速公路、自动化码头、上下匝道等复杂情况,是自动驾驶测试的天然场景。从2022年7月18日开始,除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外,每天10点到13点,东海大桥双向最外侧的第三车道就被作为仅供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使用的专用车道。
龙在勇所在的这辆智能重卡,当天被编排在车队的第二辆,以45公里的时速行进,它的方向盘左右微幅转动,使车辆始终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根据前方车辆状态,智能重卡自动减速、加速。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一辆接一辆地从左侧超越上来,有时相隔距离非常近,坐在智能重卡上的记者看得心里直发怵,但智能重卡还是自顾自地向前,异常平稳。在即将到达洋山港终点的时候,恰巧遇到“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上有道路维护设置的警示物品。只见车辆主动降低车速,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动侧身向左偏打方向,完美实现变道。
东海大桥作为洋山港区的唯一陆路通道,其通行效率对港口发展至关重要。根据试点项目规划,到2023年底,上海将在洋山港—东海大桥—临港园区,投入不少于60辆自动驾驶智能重卡,累计完成集装箱集疏运量不少于20万标箱。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