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投资要点:
规模:偏债型产品更受欢迎 截至2023 年3 月31 日,“固收+”基金共有1,899 只,合计规模2.12 万亿元,较2022 年12 月31 日减少4.13%。其中,偏债混及灵活配置产品降幅明显,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的规模环比变动幅度则较小。这反映出当前“固收+”的投资者对产品的定位更偏向于获取稳健收益,并不偏好弹性较高的“权益-”
策略。
“固收+”基金的存量规模和新发产品规模环比均有所好转。从基金管理公司来看,光大保德信、富国、汇添富、嘉实基金等机构的在管规模占比明显增加。从单个基金角度来看,较稳健的债券型基金相对更受欢迎。
业绩:快速修复 2023 年一季度,权益市场持续上行,且市场行情较平稳,各类“固收+”基金的区间回报中位数均在1%以上,且最大回撤实现了近一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均在-1.5%以内。其中,二级债基表现相对更优。
纯债配置:“资产荒”下如何有效增收? 受到一季度“资产荒”的影响,机构处于“信用沉不下去,久期拉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为了有效增收,“固收+”基金在2023 年一季度相应提升了杠杆水平,并继续减配利率债、增配相对高票息的二永债等信用债。
转债&股票配置:紧跟热点,减少暴露 “固收+”基金在转债和股票这两大风险资产上的仓位均有所降低,在行业及个券选择上紧跟市场。在转债方面,“固收+”基金所持转债的价格中枢跟随市场有一定上行,但仍主要集中在130 元以下的较低水平。在股票方面,“固收+”基金主要增配了电子、传媒、有色金属等表现较好的热点板块。
风险提示 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相关结论主要基于过往数据计算所得,不能完全预测未来。报告采用的样本数据有限,存在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体市场的风险,且数据处理统计方式可能存在误差。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