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工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姚怡梦)今天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综合履行检察职能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1月至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300余件1.5万余人。
据介绍,2020年11月以来,最高检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在全国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级检察院都成立了知识产权检察部门。在部分办案数量较多的地方,如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以及珠海、南京、宁波、长沙、武汉等地市检察院,以及上海浦东新区、南通通州湾示范区、福州鼓楼区、武汉江岸区等基层检察院,也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检察部门,不断提升专业化履职水平。
2022年1月至今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建议行政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嫌疑人550余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520余件,监督撤案410余件;纠正公安机关遗漏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150余人,纠正遗漏移送审查起诉同案犯980余人;对确有错误的案件提出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100余件,案件数量持续增加。
各地检察机关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中,开展“一案四查”,同步审查是否涉刑事犯罪、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公益诉讼线索,推动一体履职。积极开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减少权利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诉累,降低维权成本,提升司法效率。在开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工作中,重点关注虚假诉讼问题,加强犯罪线索移送,实现民事监督与刑事追究相结合。
此外,检察机关突出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侵犯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犯罪,强化商业秘密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1年以来,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240余人。加强诉讼环节商业秘密保护,根据案件办理需要或者权利人申请,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诉讼中“二次泄密”。
各地检察机关加强著作权保护,依法惩治侵犯计算机软件、图书、视听作品等类型著作权犯罪,保护创作者权利。2018年以来,最高检会同国家版权局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重大侵权盗版案件300余件,共同推动案件办理,重点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网络音视频、网络小说等数字版权的保护。北京、重庆等地检察机关加强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门制发工作指引,依法惩治侵犯老字号知识产权犯罪,助力老字号企业创新技术,提升品牌经营管理能力,为老字号企业文化传承提供优质司法保障。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