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艳霞
4月18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发布信息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1.3,环比上升3.3,同比下降0.8,处于(65,85]信心较强区间。分险种看,一季度人身险消费者信心指数和财产险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68.6和74.1,均处于信心较强区间且连续两个季度回升,财产险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升幅略高于人身险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分析,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我国稳经济政策措施所产生的正向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春节消费旺季等有利因素,保险消费者对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运行环境的感知趋向乐观,个人消费意愿也有所增强,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连续两个季度稳中向好。
人身险:达2021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人身险方面,一季度人身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8.6,环比上升3.1,同比上升2.8,达到2021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同时,消费者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逐步向好,增购保险意愿有所加强。一季度调查显示,65.3%的受访消费者未来6个月愿意多购买保险,环比上升6.4个百分点。其中,有49.0%的消费者愿意多购买意外险,40.9%的消费者愿意多购买健康险,36.9%的消费者愿意多购买寿险。
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我国经济也面临较大挑战,人身险产品(尤其是寿险产品)对于家庭财富安全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建议行业主体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动向,围绕新产业、新市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险保障需求,设计开发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投保简便的保险产品,顺应消费者信心持续回暖态势,更好满足消费者风险保障需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财产险:仍处于信心较强区间
财产险方面,一季度财产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4.1,环比上升3.6,同比下降4.2,仍处于信心较强区间。
一季度财产险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2021年一季度以来的次高水平,表明消费环境正在逐步回暖。一季度调查显示,79.3%的受访消费者未来6个月愿意再多购买保险,环比上升3.9个百分点。其中,有61.5%的消费者愿意多购买车险,环比上升7.7个百分点,32.0%的消费者愿意多购买账户安全险,环比上升5.7个百分点,23.6%的消费者愿意多购买航班延误险,环比上升5.2个百分点。
近期,商务部将2023年确立为“消费提振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也针对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新政策。随着政策逐步落地,车险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出境团队旅游业务逐步恢复,居民出行旅游意愿逐步增强,旅游意外险市场向好。
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建议行业主体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动向,利用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回暖的机遇,有针对性地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不断提升自身经营效率,提升消费者获得感。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