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六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三年,可以说2023年非常的关键。在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六年里,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不少的瑕疵。其中乡村振兴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成了顽疾,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专项整治行动迫在眉睫。
(资料图片)
对此在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第三十三条明确要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化纠治乡村振兴中的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紧跟其后的是中纪委印发的《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特别是以下4类人群怕是要遭殃了!
第一、严查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所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喜欢装样子,喊口号,做表面文章。遇到问题推诿扯皮,上推下卸不主动承担责任。甚至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动于衷、装聋作哑。还有人为了显威风搞“一言堂”,讲排场,出门前后呼应。像此类型的干部都是会被严查严惩的。
在中纪委发布的《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乡村村干部真抓实干、转变作风,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祉。
第二、严查违法占用耕地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
耕地保护责任大于天,甚至在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表示,要落实耕地责任制,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
做到农村耕地实现利用优先序,例如耕地只能用于粮食和棉、油、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基本农田只能种粮食。不定期的还要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对农村违法占用农村耕地建房等问题实行“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第三、严查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资金流向问题
地方重大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缺乏监管,导致大量的专项资金被挪用。例如挪用惠农补贴,强占低保资金,套取高龄补助等等。都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对乡村振兴战略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中纪委发布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对重大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监督检查。着力整治骗取套取农村惠农补贴等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村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严查村干部违法违规的行为,实现“大起底”和“回头看”。
第四、严查乡村“村霸”等涉黑涉恶势力
虽然每年农村都会开展涉黑涉恶的专项行动,但是农村黑恶势力总是扫不完、打不清。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农村宗族势力强,大姓多,乡镇对农村管理弱。另一方面农民法律意识薄弱,自身利益被侵害不懂怎么维权,一般都是一忍再忍,直至忍无可忍。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网上偶尔还能看到灭门惨案等事件的发生。
而农村“村霸”等地痞流氓一旦尝到甜头,就很容易在村里对村民进行强买强卖,占用集体资源,违法获取利益。甚至有的和村干部相互勾结,为农村“村霸”等地痞流氓充当保护伞。诸如此类的人群都是此次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对象,严查到底,还农村安稳的生活环境。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中央拟定:2023年严查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特别是以上4类人大家怎么看?你们村有这样的人吗?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