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视网消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3月25日,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19名选手同台竞技,让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比赛设立木作、泥瓦作、陶瓷、壁画彩塑和金属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6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设置了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大赛突出在真实场景下,考察选手的修复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比如,选取带有“粉末状锈蚀”病害的青铜器文物本体用于比赛,此类病害被称为青铜器的“癌症”。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 罗静:这次比赛我们提供的全部都是文物原件,这也正是比赛的初衷,我们希望创造一个与平时修复场景完全一致的(比赛环境)。
罗静介绍,选手在赛前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件什么样的文物,病害原因也不尽相同。在金属文物修复师赛区,来自陕西的马腾飞要修复的是一件西周铜簋。
参赛选手 马腾飞:针对它的病害,我对裂隙做了填补、粘接,缺失的部位做了补全,表面的纹饰我准备雕刻,争取发挥自己平时最好的状态。
本次大赛集竞技性和观赏性于一身,不仅能够看到文物修复师们各显身手,还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文物。
据了解,2018年和2021年,国家文物局举办了两届全国文物职业技能大赛,为文物行业从业人员搭建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举办大赛已经成为了培养文物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 罗静:因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国,我们有很多的文物都亟待修复的,但是与之相匹配的这种技能型人才,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要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学一项技艺。我们也是想通过这次大赛,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修复师这个职业,了解他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
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赛区裁判 樊再轩:很欣慰看到,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来参加比赛,从事技能比赛,确实是很高兴的事。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