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教育课程与德育相结合的探索
——以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中心小学为例
洪丽敏 章绍麟
(资料图)
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下,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为蓝本,与初高中进行衔接,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设计一至六年级德育活动课程,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走读家乡”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全面梳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关“热爱家乡”主题的内容,关注初中教材相关主题,结合路桥的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地方资源,设计“我是路桥代言人”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各年级学生在开展“一水一街——触摸十里长街”“一市一坊——走进商都市场”等活动中根植地域文化,培育家国情怀。
二、“职业体验”课程
道德与法治学科多个年级涉及职业教育。学校将从事不同职业家长请进课堂,树立职业不分贵贱观念;以爱心义卖等德育活动为契机,开展职业体验与理财实践活动。暑假,开展“跟着父母去上班”活动,走进社会,近距离感受父母工作常态,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体验”课程,引导学生涉猎初中学段“社会中的我”议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行走法庭”课程
《道德与法治》六上整册书以法治教育进行编排,为初高中的“法治教育”专题作前期铺垫。学校结合教材,开发以学校吉祥物命名的“鹿贝法学课堂”,使德育教学、法治讲座、校外实践活动形成三合一的法治教育课堂,将枯燥的法律法规条款融到学生学习生活中,通过沉浸式的法律学习,使法治教育“活”起来。
四、“生命成长”课程
为帮助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心理过渡期”,根据道德与法治一上“适应新生活”教育主题,开发《你好!一年级》入学课程,有效实现幼小衔接。以《道德与法治》六下和语文毕业主题单元为依托,开设“再见童年,你好明天”的毕业课程,通过“纪念童年”“感恩母校”“憧憬未来”等项目,在主题研究中初涉人生规划,为初中“通过生涯规划,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作好准备。
五、“劳动实践”课程
根据劳动课程标准、省家庭劳动清单和评价量表,结合道德与法治,完善区精品课程《新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劳动创新”四大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阶梯式教学,培养劳动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向上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种植活动课程,让“向上园”成为生命成长教育的乐园。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视域下,学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国家课程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让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洪丽敏 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中心小学副书记、台州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章绍麟 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初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
上一篇:康熙字典_说一说康熙字典的简介
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铁路部门从5月18日起,在上海地区现有开行12趟列车的基础上,恢复开行上海虹桥站至宁波、阜阳西
中新网太原5月18日电 (记者 范丽芳)5月18日,山西太原7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其中确诊病例3例(普通型2例、轻型1例)、无症状
今天(5月18日)下午3时,浙江杭州金沙湖公园下沉广场出现管涌,湖水外溢致使金沙湖地铁站形成涝水。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应急抢修,开展管涌
5月17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7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党委委员王小娥介绍,本轮疫情病例平均年龄43 5岁,最大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18日电 (记者 张林虎)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内蒙古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效